前言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对于紫砂壶爱好者来说,挑选和鉴赏一把极品紫砂壶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本文将为大家揭秘挑选和鉴赏紫砂壶的秘诀,帮助大家找到心仪的紫砂壶。
如何挑选一把好紫砂壶
1. 了解紫砂泥料
紫砂壶的泥料是影响壶品的重要因素。宜兴紫砂泥料分为紫泥、段泥和红泥三大类,每种泥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紫泥:质地细嫩,呈深紫色,烧成后色泽沉稳内敛,透气性好,适合冲泡普洱茶等重口味茶叶。
- 段泥:质地细腻,呈浅紫色,烧成后色泽温润如玉,透气性较好,适合冲泡乌龙茶、绿茶等轻口味茶叶。
- 红泥:质地坚硬,呈红色,烧成后色泽鲜艳活泼,透气性一般,适合冲泡功夫茶等短时冲泡的茶叶。
2. 看形制
紫砂壶的形制千变万化,常见的形制有圆形、方形、扁形等。不同的形制会影响壶的容量、重量和手感。在选择形制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来决定。
3. 赏工艺
紫砂壶的工艺十分精湛,包括制壶、雕刻、堆塑等多种技艺。制壶的手法主要有全手工、半手工和机器制作,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最为珍贵。
4. 听声音
紫砂壶的叩声清脆悦耳,可以通过叩拍壶身来判断壶的烧制质量和胎壁的厚薄。声音清脆说明壶的烧制火候到位,胎壁薄而均匀。
如何鉴赏一把紫砂壶
1. 看壶身
观察紫砂壶的壶身是否光滑圆润,表面是否有瑕疵和裂纹。壶身应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2. 看壶口
壶口是紫砂壶的“咽喉”,应平整光滑,与壶身衔接自然。壶口应与壶盖吻合严密,不漏水不透气。
3. 看壶嘴
壶嘴是紫砂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出水流畅,不滴水不泛水。壶嘴的形状和长度应与壶身相搭配,给人以和谐美观的感觉。
4. 看壶把
壶把是紫砂壶提携使用的部件,应握感舒适,与壶身衔接牢固。壶把的形状和弧度应与壶身相协调,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结语
挑选和鉴赏一把紫砂壶是一门学问,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紫砂壶的挑选和鉴赏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紫砂壶,品味紫砂壶带来的独特韵味。
怎样才能看出一把茶壶的好坏
鉴别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应从它的泥料、做工、款等几个方面来入手。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劣质壶,一类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 劣质壶的原料往往是沙锅泥、花瓶等低档泥料,它的颜色油亮,呆板,打碎后可以明显看出里外层的颜色不同。 这类壶的价格往往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基本没有收藏价值。 真正的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是由紫砂岩风化、粉碎、调配而成的,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等特点,用不同档次的紫砂泥作成的壶,它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差别。 作为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的紫砂壶,在做工方面是非常讲究的。 壶身各部分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清晰流畅。 壶嘴和壶口的高度一般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倒水时,水流呈水柱形,不会是发散的。 壶口和壶盖之间结合紧密自然,如果按在壶盖上面的通气孔,倒水时不会有水流出来。 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亮色上看。 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汕润的光亮。 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 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 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 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划长短粗细不一。 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由于是否为名家所制作对于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影响很大,因此壶身上的款识也成为判定紫砂壶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紫砂壶的印章一般打在壶底、壶盖、壶把等位置。 好的紫砂壶制作者在打章时非常讲究打章的布局、一般大小比较合理,深浅适度,不会出现模糊不清或者打的过深,在壶内壁可以触摸到印痕等现象。 具备以上特点的才称得上是一把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 1、对紫砂器泥色的鉴别 紫砂泥是大自然赋予这块江南文化发达地区——陶都的恩泽,是大自然的恩惠孕育了历代紫砂名匠,高手和艺术大师,历代紫砂陶矣家以共聪颖的知慧和灵巧的双手,为后人创造了蔚为壮观的壶艺天地。 紫砂泥:是「黏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的有色耐火粘土,经一千一网络~一千一百八十度烧成,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片,莫来石晶相,赤铁矿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烧结形成了陶瓷原料难得的单矿烧结双重气孔物相结构。 使得紫砂泥「魔术般的五色土,天生就形成了中国茶道茶具系列适应茶文化之天性」。 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於砂壶,之精者又莫过於阳羡。 」「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难看,又无熟汤气,故用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好一句「色香味皆蕴」!使品茗者在味觉、嗅觉、视觉上达到了理念化的完美享受。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中泥」、「天青」、「暗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沈香色」等。 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成:红泥(朱泥)、紫泥(底槽青)、团泥(即本山绿泥呈米黄色),这三种基泥由於地质成形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千变万化,紫砂泥旳原料处理也耐人寻味。 在制作处理上大致要经过:天然风化—泥料粉碎—筛选除染—级配—练制—陈腐等原料加工过程。 从制作方法上:又分手工泥和现代机制泥。 从原料互配上:有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之分。 但不管怎样原料加工一旦成品即称「熟泥」,即可经陈腐后成型制作之用。 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给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内 涵佐证。 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别是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给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的感觉,取悦於於心,雅致迷人。 2、对造型设计的评估 紫砂陶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造型最丰富、制式最广博、艺术品味最高的工艺精品,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盛誉。 如何正确评估造型之美,也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口难调的艺术理趣,工艺美术品的鉴赏和收藏本身是“智者常乐”、“爱者如宝”之事。 大度的爱大度挺拔;清秀的爱清秀细雅,古朴的爱古拙生辉;巧趣的更爱趣味耐寻。 紫砂造型设计是造型形式美包容量很大的技术课题,至今还没有专人对这丰富的课题作详细的专业研究。 我们只能从抽象的造型理念中,简略地评价一下“对紫砂造型设计的平谷”。 著名紫砂艺术大师顾景州在他《壶艺说》一文中指出“一件佳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 ”一件精品本身就必须给人以凝重朴致大方、轮廓周正,织巧适宜线条清晰,比例恰当,黄金分割到位的杰作。 象形上要源于生活,高於生活,富於生活,千变万化、精思妙想。 壶体每一个部位「过段」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视觉,每一个功用点曲线流畅,轮廓直线抑扬顿挫,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作品有一种内涵度很深的气质和风格。 对城作「形、神、气、韵」的理念都有交待。 这就是紫砂陶艺作品,特别是壶艺造型设计的基本评价。 3、对制作技术的评拙 型出於思,技出於精,一件上好的紫砂精品,必然出自一个富有文化修养,具有艺术内涵,取源与生活,有一定艺术灵性,基本功扎实,而又有灵巧之手的陶艺家之手。 历史上从供春之日起,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鸣远、项圣思、陈曼生、杨彭年、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朱可心、王宝春、顾景州等壶艺名流,是制技精湛、艺术完美的艺术大师,在不同的紫砂陶艺史上,各自独领风骚。 一件制作优秀、技艺精良的紫砂壶,必须具有备顾老指:嘴把舒屈自然,若生成者;盖独如人之冠,口盖直而紧,虽倾侧而无落帽之忧,眼处小而内锥,故无窒塞不通之弊。 「克盖」於壶身必须和谐、而具有自然活泼的节奏感;「截盖」意即截壶身上部的一段,盖与壶身合则为一整体,不致参差不齐:「嵌盖」则嵌纳於壶身,以严密合缝通转而隙不容发「为上」。 这些都反映了如变度刻划制作技巧的精细难度,同时也兼评了鉴赏和收藏紫陶精品的准则。 4、对即上装饰的评价 壶上装饰,就是壶上金石文化。 紫砂壶上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是千年陶文化发展的历史结晶。 是治文学书法、绘画、金石於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它从「曼生壶文化现象」产生即日起,就为促进紫砂壶艺高度发展,开敞了历史的推动作用。 紫砂器的装饰除制作造型设计的装饰(俗称花货)外。 可分为,(一)线条,块面、图案浅浮雕装饰饰。 (二)泥料捏塑,绞泥装饰。 (三)金银线珠宝、钻石及非陶制材料相嵌装饰。 (四)釉彩装饰。 (五)而更重要的是紫砂陶刻「壶上金石文化」的装饰。 清乾隆嘉庆年间如郑板桥、陈曼生、而后年代的子冶等文人墨客与紫砂艺术珠联壁合。 融高雅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国画艺术,金石艺术於精湛的壶艺巧合於一体,从而使壶艺进入高雅的艺术殿堂,摆脱了工匠装饰的壶技俗气。 壶上金石文化,推动了壶艺创作的兴旺发达,引成了历史上「壶随随字贵,字依壶传」的关键。 紫砂陶刻艺术:必须研究「曼生壶文化」、「沏茶、沏壶、沏形、沏神」,之陶刻风范。 才能创作出完美神韵的篆刻艺术融为一体,一件件富有「金石文化艺术」的佳作。 5、对壶款真伪的鉴别 真伪之鉴,首当印款鉴。 一件精湛的紫砂壶艺作品是创作者艺术价值和身价的象徵,同时也代表著作品的经济价值。 历来知壶高手和名家于现代工艺美术师们对印钤款识都十分讲究,用款钤印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壶外功夫可见一斑。 大部分工衣美术家们及先辈所用的印款篆刻均出自金石高手之作。 一枚印款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 一般假冒者,伪作者在作款上很难入真,具有一定金石艺术修养的鉴赏收藏家不难判别真伪。 同时刻篆二枚精美的金石印款,刻篆於同款式,也不能自制到金石刀痕,完全仿真一致的地步。 但紫砂印款大部分阴刻效果,而又偏偏要再现於壶底,盖、攀之上,金石刀迹暴露无遗。 鉴赏和收藏者只有细心琢磨,就可以发现钤印款式的真伪。 有些伪拓印款就更容易从印款外形尺寸烧成收缩率中计算出拓印之真伪问题。 印款钤压每一个制作者都有各自的偏好和习惯,这也只能意会,很难言传。 但只要每一个鉴赏家和收藏家对每位大师、工艺美术师制等作者作品进行专题研究,也能找到共性的经验。 一件真正精美的作品,每一个作者都会给它赋予自己作品特有的、不大容易被人发现的记号,这些记号只有原制作者能判别出来。 近来紫砂壶艺有一种新尚:制作者亲自铭刻一些斋室名号,制作纪年及壶名编号。 这些壶铭刻虽不属金石篆刻尚品,但倒也能给收藏和鉴赏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真伪鉴别的实用依据。 印款钤印的鉴赏方法和收藏鉴别能力对於壶艺爱好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重要艺术课题。 单纯从印章金石篆刻真伪判别作品好劣,只能讲是鉴赏方法的重要部分。 而真正要收藏一件上好的紫砂艺术精品,爱好者、收藏家必须要认真选择收藏渠道和代理商、或直率地从制作者手中直购定制真正紫砂工艺美术家手中的「方圆牌」高水准之特艺作品,才是每一个现代陶艺收藏家、鉴赏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保障渠道。
防止买到假紫砂壶的方法
如何鉴别真伪紫砂壶的购买指南在茶具选购中,要确保购买到实用且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需谨防四种常见陷阱。 首先,要辨别真紫砂土,而非假土。 鉴别方法是将热水注入壶中观察颜色变化,真紫砂土遇热水后颜色会有明显变化。 其次,注意区分仿制品,包括仿名家壶和古壶,需谨慎挑选,以免受骗。 第三,警惕代工名壶。 知名制壶名家有时会找枪手制作,购买时务必确认作品的真实性。 最后,警惕假冒名家壶,有些名家可能以他人作品冒充,需通过深入了解和鉴别才能辨别。 针对这些防线,我将逐一解析。 对于初学者,这些可能显得复杂,但坚守原则,识别骗局至关重要。 识别假紫砂土的方法是观察泡水后的颜色变化,了解基本泥料如紫泥、朱泥和缎泥的区别。 避免被化学颜料调制的壶所迷惑,需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或请教藏壶专家。 避免“视觉系”和“听觉系”误区也很重要。 不依赖放大镜观察泥料表面的颗粒,因为这可能是人为制造的。 同样,敲击声和壶盖抽出声不能作为判断泥料品质的唯一依据。 真正的鉴别在于多看多比较,而非依赖他人推荐或单一感官判断。 总的来说,购买紫砂壶应遵循“多看少买”的原则,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学习,分辨出天然与化学泥料的区别。 这样,你才能在紫砂壶的世界里找到真正的价值所在。 以上建议源于池宗宪的《选好壶泡好茶》一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极品紫砂壶嵌玉包锡
本周的鉴赏活动中,市民赵先生带来了一件备受瞩目的藏品——一款名为“极品紫砂壶嵌玉包锡”的茶壶。 这款紫砂壶别名“三颗玉”,其独特之处在于壶身包裹了一件锡制的六棱形外壳,线条简洁,造型明快,线面结合,工艺精细。 壶身上的钮、把和壶嘴镶嵌了三颗玉,增添了雅致的艺术感。 自古以来,锡在中国古代金石类器物中就有着广泛应用,尤其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紫砂名家常以锡包裹壶身,刻字作画,锡包壶因此成为了文人雅士的珍爱之物。 赵先生手中的这把壶,壶身刻有两句诗,隶书“秋露明珠讵可争其朗润”,落款“亦山”,而“亦山”字号在历史上多位知名人物中出现,如理学家、革命家仇鳌,以及曾国藩等。 另一行书诗句“落日乐壶上春风啜茗时”,署名“王洽”,可能与唐代泼墨画的王洽有所关联。 壶底刻有清代紫砂大师杨彭年的名款,他活跃于嘉庆年间,作品风格多样,技艺精湛。 据说,他曾与瞿应绍合作制作过紫砂锡包壶,但眼前这把壶却未留下确切的签名。 赵先生透露,十年前已有人愿意出价25万购买此壶,但他并未出售,目前该壶已定位为非卖品,成为他的私人珍藏。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