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不锈钢生产涉及能耗高且产生污染的工艺,给环境带来挑战。

admin 钢铁资讯 2

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高强度的合金,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不锈钢的生产过程涉及能耗高且产生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1. 能耗问题

不锈钢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和铬矿石。开采和加工这些原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包括电力、煤炭和石油。

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铁矿石转化为生铁,然后加入铬矿石和其他合金元素,最后进行加工和成形。这些工艺都需要高温和高压,进一步增加了能耗。

2. 污染物排放

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污染物,主要包括:

  • 空气污染: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空气污染物。
  • 水污染:不锈钢生产用水量较大,在加工和成形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酸碱物质和悬浮物等污染物。
  • 固体废弃物: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包括炉渣、粉尘和废料等。这些废弃物需要妥善处理,否则会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3. 环境影响

不锈钢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


这是从一篇叫做《太阳能简介》的论文中写到的,原文如下。 太阳能简介摘要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太阳能广泛用于发电、制冷、制热等方面,已经和世界的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关键词 太阳能污染硅电池1. 前言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是太阳内部或者表面的黑子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 广义太阳能包括: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狭义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源自太阳。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态球体,它的直径约为1.39×106km,质量约为2.2×l027t,为地球质量的3.32×105倍,体积是地球的1.3×106倍,平均密度为地球的1/4。 太阳作为一个巨大、久远、无尽的能源。 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3.75×10^26K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 总的说来太阳能具有能量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分布广阔、获取方便、安全、干净、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但也存在问题:1)能量分散,能量密度低;2)稳定性差,受日夜季候、地理纬度等影响,太阳能不断地生变化;3)装置成本过高;4)制造过程中污染严重,使用中可能有视觉污染。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和分布广泛,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有2/3以上国土面积,年日照在2000小时以上,年平均辐射量超过0.6GJ/cm2,各地太阳年辐射量大致在930~2330kW·h/m2之间。 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南部、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山东、辽宁、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 2. 太阳能利用历史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 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作功而抽水的机器。 在1615年~1900年之间,世界上又研制成多台太阳能动力装置和一些其它太阳能装置。 这些动力装置几乎全部采用聚光方式采集阳光,发动机功率 不大,工质主要是水蒸汽,价格昂贵,实用价值不大,大部分为太阳能爱好者个人研究制造。 20世纪太阳能科技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20) 太阳能研究的重点仍是太阳能动力装置,但采用的聚光方式多样化,且开始采用平板集热器,装置逐渐扩大,最大输出功率达73.64kW,实用目的比较明确,造价仍然很高。 建造的典型装置有:1. 1901年,在美国加州建成一台太阳能抽水装置;2. 1902 -1908年,在美国建造了五套双循环太阳能发动机,采用平板集热器和低沸点工质;3. 1913年,在埃及开罗以南建成一台由5个抛物槽镜组成的太阳能水泵,每个长62.5m,宽4m,总采光面积达1250m2。 第二阶段(1920-1945) 在这20多年中,太阳能研究工作处于低潮,参加研究工作的人数和研究项目大为减少,其原因与矿物燃料的大量开发利用和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5-1945)有关,太阳能又不能解决当时对能源的急需,因此使太阳能研究工作逐渐受到冷落。 第三阶段(1945-1965)  二战结束后的20年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注意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在迅速减少,呼吁人们重视这一问题,从而逐渐推动了太阳能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开展。 比较突出的研究进展有:1955年,以色列泰伯等在第一次国际太阳热科学会议上提出选择性涂层的基础理论,并研制成实用的黑镍等选择性涂层,为高效集热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实用型硅太阳电池,为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里还有其它一些重要成果,比较突出的有: 1952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在比利牛斯山东部建成一座功率为50kW的太阳炉。 196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建成世界上第一套用平板集热器供热的氨-水吸收式空调系统,制冷能力为5冷吨。 1961年,一台带有石英窗的斯特林发动机问世。 在这一阶段里,加强了太阳能基础理论和基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如太阳选择性涂层和硅太阳电池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平板集热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技术上逐渐成熟。 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研究取得进展,建成一批实验性太阳房。 对难度较大的斯特林发动机和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第四阶段(1965-1973) 这一阶段,太阳能的研究工作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处于成长阶段,尚不成熟,并且投资大,效果不理想,难以与常规能源竞争,因而得不到公众、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第五阶段(1973-1980) “能源危机”(有的称“石油危机”)在客观上使人们认识到:现有的能源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应加速向未来能源结构过渡。 从而使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重新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 1973年,美国制定了政府级阳光发电计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且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化。 日本在1974年公布了政府制定的“阳光计划”,其中太阳能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太阳房 、工业太阳能系统、太阳热发电、太阳电池生产系统、分散型和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等。 这一时间太阳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取得一批较大成果,如CPC、真空集热管、非晶硅太阳电池、 光解水制氢、太阳能热发电等。 太阳热水器、太阳电他等产品开始实现商业化,太阳能产业初步建立,但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尚不理想。 第六阶段(1980-1992) 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进入80年代后逐渐进入低谷。 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大幅度削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太阳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没有实现,以致动摇了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核电发展较快,对太阳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第七阶段(1992-今) 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在这样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环境与发展纳入统一的框架,确立了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与环境保护结合在 一起,使太阳能利用工作走出低谷,逐渐得到加强。 世界环发大会之后,中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十分重视,提出10条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进一步明确 了太阳能重点发展项目。 3. 太阳能利用方式3.1 光-热能转换 光热转换是利用太阳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 常见应用有太阳能热水器、反射式太阳灶、高温太阳炉、地膜、大棚、温室等。 3.1.1集热器太阳辐射的能流密度低,在利用太阳能时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或者为了提高温度,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和装置(集热器),对太阳能进行采集。 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的设备,它是太阳能热利用中的关键设备。 常见有可分为聚光型和非聚光型。 3.1.1.1非聚光型集热器非聚光型集热器常见有平板和真空管集热器。 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是非聚光类集热器中最简单且应用最广的集热器。 它吸收太阳辐射的面积与采集太阳辐射的面积相等,能利用太阳的直射和漫射辐射。 按工质划分有空气集热器和液体集热器,目前大量使用的是液体集热器;按吸热板芯材料划分有钢板铁管、全铜、全铝、铜铝复合、不锈钢、塑料及其它非金属集热器等; 按结构划分有管板式、扁盒式、管翅式、热管翅片式、蛇形管式集热器,还有带平面反射镜集热器和逆平板集热器等;按盖板划分有单层或多层玻璃、玻璃钢或高分子透明材料、透明隔热材料集热器等。 目前,国内外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全铜集热器和铜铝复合集热器。 铜翅和铜管的结合,国外一般采用高频焊,国内以往采用介质焊,1995年我国也开发成功全铜高频焊集热器。 1937年从加拿大引进铜铝复合生产线,通过消化吸收,现在国内已建成十几条铜铝复合生产线。 为了减少集热器的热损失,可以采用中空玻璃、聚碳酸酯阳光板以及透明蜂窝等作为盖板材料,但这些材料价格较高,一时难以推广应用。 真空管集热器为了减少平板集热器的热损,提高集热温度,国际上70年代研制成功真空集热管,其吸热体被封闭在高真空的玻璃真空管内,大大提高了热性能。 将若干支真空集热管组装在一起,即构成真空管集热器,为了增加太阳光的采集量,有的在真空集热管的背部还加装了反光板。 真空集热管大体可分为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玻璃-U型管真空集热管,玻璃-金属热管真空集热管,直通式真空集热管和贮热式真空集热管。 最近,我国还研制成全玻璃热管真空集热管和新型全玻璃直通式真空集 热管。 我国已经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全玻璃真空集热管的产业,用于生产集热管的磁控溅射镀膜机在百台以上,产品质量达世 界先进水平,产量雄居世界首位。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热管真空集热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攻克了热压封等许多技术难关,建立了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热管真空管生产基地,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 真空管平板集热器 它是将单根真空管装配在复合抛物面反射镜的底面,兼有平板和固定式聚光的特点,它能吸收太阳光的直射和80%的散射。 3.1.1.2聚光集热器 聚光集热器通常由聚光器、吸收器和跟踪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自然阳光经聚光器聚焦到吸收器上,并加热吸收器内流动的集热介质,跟踪系统则根据太阳的方位随时调节聚光器的位置,以保证聚光器的开口面与人射太阳辐射总是互相垂直的。 在反射式聚光集热器中应用较多的是旋转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点聚焦)和槽形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 (线聚焦)。 前者可以获得高温,但要进行二维跟踪;后者可以获得中温,只要进行一维跟踪。 这两种聚光集热 器在本世纪初就有应用,几十年来进行了许多改进,如提高反射面加工精度,研制高反射材料,开发高可靠性 跟踪机构等,现在这两种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完全能满足各种中、高温太阳能利用的要求,但由于造价高,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 3.1.2 太阳能热水器基本原理:通过集热,促使管内水温高于水箱水温,热水比冷水轻,形成对流,最终使水箱中的温度达到使用所需的温度。 太阳能热水器通常由平板集热器、蓄热水箱和连接管道组成。 按照流体流动的方式分类,可将太阳能热水器分成三大类:闷晒式、直流式和循环式。 3.1.3 太阳能采暖太阳能采暖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 主动式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和相应的蓄热装置作为热源来代替常规热水(或热风)采暖系统中的锅炉。 被动式则是依靠建筑物结构本身充分利用太阳能来达到采暖的目的,因此它又称为被动式太阳房。 被动式太阳房构造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便宜,无需维修,有自然的 舒适感,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农村。 主动式太阳房利用集热器产生的热水采暖,结构简单,蓄热器置于室外,室内又是由地板供暖,故不占用室内居住面积是这种系统的一大优点。 3.1.4 太阳能干燥太阳能干燥按干燥器(或干燥室)获得能量的方式可分为: 1.集热器型干燥器 2.温室型干燥器 3.集热器—温室型干燥器实际中还有集热器与常规能源、集热器与储热装置、集热器与热泵等各种组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 集热器型干燥器是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先把空气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再送入干燥室,干燥室视干燥物品的类型多种多样,如箱式、窑式、固定床式或流动床式等。 温室型干燥器其温室就是干燥室,它直接接受太阳的辐射能。 集热器—温室型干燥器则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结合。 其温室顶部为玻璃盖板,待干燥物品放在温室中的料盘上,它既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加热,又依靠来自空气集热器的热空气加热。 属于光热转化的还有: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制冷和空调、太阳能热动力发电、太阳坑发电技术、太阳能热推进等。 3.2 光-电转换 原理是根据光电效应,利用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应用包括为无电场所提供电池,包括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等。 世界上,1941年出现有关硅太阳电池报道,1954年研制成效率达6%的单晶硅太阳电池,1958年太阳电池应用于卫星供电。 在70年代以前,由于太阳电池效率低,售价昂贵,主要应用在空间。 70年代以后,对太阳电池材料、结构和工艺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目前,世界上太阳电他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4%(100px2),多晶硅电池18.6%(100px2), InGaP/GaAs双结电池30.28%(AM1),非晶硅电池14.5%(初始)、12.8(稳定),碲化镉电池15.8%, 硅带电池14.6%,二氧化钛有机纳米电池10.96%。 我国于1958年开始太阳电池的研究,40多年来取得不少成果。 目前,我国太阳电他的实验室效率最高水平为:单晶硅电池20.4%(50px×50px),多晶硅电池14.5%(50px×50px)、12%(250px×250px),GaAs电池 20.1%(lcm×cm),GaAs/Ge电池19.5%(AM0),CulnSe电池9%(lcm×25px),多晶硅薄膜电池13.6% (lcm×25px,非活性硅衬底),非晶硅电池8.6%(250px×250px)、7.9%(500px×500px)、6.2%(750px×750px), 二氧化钛纳米有机电池10%(25px×25px)。 由于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所吸收的太阳光谱是不同的,因此将不同材料的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谱的能量,大大提高太阳电池的效率,因此叠层串联电池的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成为最有前途的太阳电池。 太阳电池重量轻,无活动部件,使用安全。 单位质量输出功率大,即可作小型电源,又可组合成大型电站。 目前其应用已从航天领域走向各行各业,走向千家万户,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游艇,太阳能自行车,太阳能飞机都相继问世,它们中有的已进入市场。 然而对人类最有吸引力的是所谓太空太阳站。 3.2.1 太阳空间电站空间电站实际上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卫星,这些卫星表面覆盖有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吸收积聚大量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通过微波束将电能传送回地面。 它是由永远朝向太阳的太阳电池列阵,能把直流电转换成微波能的微波转换站,发射微波束能的列阵天线等三部分组成,通过天线以微波形式向地面输电。 在地面上则要建一个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的巨型接受系统。 空间发电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同时又不会污染环境,二是 不用架设输电线路,可直接向空中的飞船和飞机提供电力,也可向边远的山区、沙漠和孤岛送电。 科学家预测,一旦建成空间电站,人类可以不断获得能源,地球能源利用将产生革命性变化。 问题:一是空间运输成本问题,按推测,至少空间运输成本要降低99%才有可能;二是能量转换的效率问题。 3.2.2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源是由太阳能电池发电,经蓄电池贮能,从而给负载供电的一种新型电源,广泛应用于微波通讯、基站、电台、野外活动、高速公路、也可为无电山区、村庄、海岛提供电力。 有以下好处:1.不必拉设电线,不必挖开马路,安装使用方便;2.一次性投资,可保证二十年不间断供电(蓄电池一般为5年需更换);3.免维护,无任何污染。 太阳能电源可分为直流供电系统和交直流供电系统二种。 我们预计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它的发展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还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将占总能源消耗比例的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有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消耗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消耗将占总能耗的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 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报道,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GW(百万千瓦),到2050年将达到600GW(百万千瓦)。 预计到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装机将占全国总电力装机容量的25%,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将占到5%。 未来十几年,将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继续迅猛的一个阶段。 3.3 光-化学能转化这种转换技术包括半导体电极产生电而电解水产生氢,利用氢氧化钙或金属氢化物热分解储能等形式。 太阳能制氢问题解决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氢能利用(包括燃料电池),这将引起时代的变革。 正在研究的太阳能制氢。 有以下几种方式:1)太阳能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效率较高(75%-85%),但耗电大,用常规电制氢,从能量利用而言得不偿失。 所以,只有当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后,才能实现大规模电解水制氢。 2)太阳能热分解水制氢 。 将水或水蒸汽加热到3000K以上,水中的氢和氧便能分解。 这种方法制氢效率高,但需要高倍聚光器才能获得如此高的温度,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制氢。 3)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 为了降低太阳能直接热分解水制氢要求的高温,发展了一种热化学循环制氢方法,即在水中加入一种或几种中间物,然后加热到较低温度,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成氢和氧,而中间物不消耗,可循环使用。 热化学循环分解的温度大致为900-1200K,这是普通旋转抛物面镜聚光器比较容易达到的温度,其分解水的效率在17.5%-75.5%。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间物的还原,即使按99.9%-99.99%还原,也还要作0.1%-0.01%的补充,这将影响氢的价格,并造成环境污染。 4)太阳能光化学分解水制氢 。 这一制氢过程与上述热化学循环制氢有相似之处,在水中添加某种光敏物质作催化剂,增加对阳光中长波光能的吸收,利用光化学反应制氢。 日本有人利用碘对光的敏感性,设计了一套包括光化学、热电反应的综合制氢流程,每小时可产氢97升,效率达10%左右。 5)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 1972年,日本本多健一等人利用n型二氧化钛半导体电极作阳极,而以铂黑作阴极,制成太阳能光电化学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两电极用导线连接便有电流通过,即光电化学电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同时实现了分解水制氢、制氧和获得电能。 这一实验结果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高度重视,认为是太阳能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但是,光电化学电他制氢效率很低,仅0.4%,只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和近紫外光,且电极易受腐蚀,性能不稳定,所以至今尚未达到实用要求。 6)太阳光络合催化分解水制氢。 从1972年以来,科学家发现三联毗啶钉络合物的激发态具有电子转移能力,并从络合催化电荷转移反应,提出利用这一过程进行光解水制氢。 这种络合物是一种催化剂,它的作用是吸收光能、产生电荷分离、电荷转移和集结,并通过一系列偶联过程,最终使水分解为氢和氧。 络合催化分解水制氢尚不成熟,研究工作正在继续进行。 7)生物光合作用制氢。 40多年前发现绿藻在无氧条件下,经太阳光照射可以放出氢气;十多年前又发现,兰绿藻等许多藻类在无氧环境中适应一段时间,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光合放氢作用。 目前,由于对光合作用和藻类放氢机理了解还不够,藻类放氢的效率很低,要实现工程化产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据估计,如藻类光合作用产氢效率提高到10%,则每天每平方米藻类可产氢9克分子,用5万平方公里接受的太阳能,通过光合放氢工程即可满足美国的全部燃料需要。 3.4 太阳能-生物质能转换 太阳能-机械能转换。 20世纪初,俄国物理学家实验证明光具有压力。 20年代,前苏联物理学家提出,利用在宇宙空间中巨大的太阳帆,在阳光的压力作用下可推动宇宙飞船前进,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 科学家估计,在未来10~20年内,太阳帆设想可以实现。 通常,太阳能转换为机械能,需要通过中间过程进行间接转换。 3.5 太阳能利用中的污染太阳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确实具有无排放,无噪音,无能耗的清洁能源称号,但当今主流却忽略了太阳能电池光鲜表面背后生产过程中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 一、高污染主要是生产硅过程中带来的四氢化硅污染和其它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污染和蓄电池带来的污染。 现太阳能电池90%为晶体硅电池,其原材料为多晶硅,由金属硅(工业硅)提纯而来,目前国内均采用化学法(改良西门子法):先将金属硅转变为三氯氢硅,再进行分馏和精馏提纯,得到高纯度的三氯氢硅 (具有毒性、腐蚀性和易爆炸) 后,最终由氢气还原而成;这一过程中只有约25%的三氯氢硅传化成多晶硅,其余基本直接排放;而污染最严重的,则是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四氯化硅(一种腐蚀性极强、难以保存的有毒液体,具有急毒性。 由于四氯化硅不能自然降解,如果将四氯化硅倾倒或掩埋,水体将会受到严重污染,土地会变成不毛之地)。 这还不包括大量氯气等其它易燃易爆有毒气体。 每生产1KW太阳能电池板需耗费10Kg多晶硅,产生80Kg以上四氯化硅。 而国内能通过氢化还原闭环工艺循环减小四氯化硅排放的仅有一家;而即使通过氢化还原闭环工艺循环,四氯化硅的排放仍到达50%;四氯化硅虽然也是化工原料,但下游的化工厂消化十分有限。 国内绝大多数多晶硅生产厂家的四氯化硅少部分以低价卖给下游厂家,一部分存储,一部分则偷偷掩埋。 这还不包括硅片后期处理的其它辅料。 如制绒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强酸强碱溶液、扩散使用的三氯氧磷、PECVD中使用的硅烷等,这些辅材的消耗不比主材料少。 由于太阳电池具有时效性,只有阳光照射才会产生电能;所以必须用蓄电池在有阳光时蓄电,无阳光时维持供电。 而蓄电池又以铅酸蓄电池为主,其污染程度是相当大的。 二、高能耗硅石冶炼为金属硅、金属硅提纯为多晶硅、多晶硅片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主要集中在硅石冶炼、多晶硅的铸锭和扩散这几个流程;每生产1KW太阳能电池板需要耗费5800-6000度电(国内平均数)。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按平均光照时间4小时/天,太阳能电池是寿命为15至20年(按20年),1KW太阳能电池总的发电量为4x365x20=KW• h;与耗掉的6000度电相比,其电能再生比只有4.87,这还没有算上光照效率以及逆变电源的损耗和控制电路的损耗;远远低于水电和风电。 如果再加上超白玻璃、铝合金、钢材、电缆等辅件,其电能再生比是相当低的。 更大的问题是现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90%以上用于出口,他国享受清洁能源,而我国却饱受能耗和污染之苦。 写在最后据有关部门对2050年各种一次能源在世界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预测结果显示,其构成为:石油0,天然气13%,煤20%,核能10%,水电5%,太阳能(含风能、生物质能)50%,其它2%,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结构的76%,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向新能源过渡的时期迟早要到来。 从长远看,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装置的大量应用,也必然可以制约矿物能源价格的上涨。 参考文献1、网络百科、太阳能干燥技术概况及应用前景张璧光3、太阳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姚伟4、太阳能热泵系统简介禚静5、我国太阳能利用进展陆维德 罗振涛6、我国太阳能资源利用区划王炳忠7、太阳能发电尚无经济可行性葛伟民

材料的分类

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从用途来分:可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 、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按部位分类:就是按材料在空间的使用部位来将材料分类,如内墙材料、外墙材料、顶棚材料地面材料等。 但这种分法确立之后,我们遇到一种材料既可以用到室内,也可以用到室外。 在室内,一种材料既可以用在地面、墙面,又可以用到顶棚上去,如石材、涂料等。 如果一块石片贴到顶棚、墙面、地面上,人们就会对有些材料的分类归属产生疑问。 由此看来,要想把材料分清楚,只有从材料的本质来分及化学组成上来分。 生态建筑材料的科学和权威的定义仍在研究确定阶段。 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也仍在研究确定之中。 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 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 显然这样的环境协调性是一个相对和发展的概念。 生态建材与其它新型建材在概念上的主要不同在于生态建材是一个系统。 工程的概念,不能只看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 对材料环境协调性的评价取决于所考察的区间或所设定的边界。 国内外画龙点睛在出现各种各样称之为生态建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利用废料或城市垃圾生产的“生态水泥”等。 但如果没有系统工程的观点,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一个方面反映出“绿色”而在其它方面则是“黑色”,评价时难免失之偏颇甚至误导。 例如,高性能的陶瓷材料可能废弃后难以分解,建筑高分子材料常常难于降解,复合建筑材料因组成复杂也给再生利用带来难度;黏土陶料混凝土砌块轻质、高强、热绝缘性和防火性能好,但其生产需要较高的能耗;塑钢门窗较钢窗和铝合金窗更坚固耐久和热绝缘性能更好,但它包含高的能源成本和废弃处理时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担;立窑水泥也可能仅因其一产耗能小而被认为比旋窑水泥的环境协调性好,甚至对因释放温室气体CO2而“黑名昭著”的水泥产业,也应看到其制成品水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自然发生的碳化过程对CO2的吸收。 生产1吨水泥熟料,因燃煤和石灰石分解大约释放出1吨CO2,除了燃煤释放的CO2以外(约占40%),水泥烧成中碳酸钙分解释放的CO2量可以在缓慢的碳化过程中被水泥混凝土完全吸收。 为全面评价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能,需要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对材料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与资源影响大小的一种方法。 虽然已有一些专著介绍并已进入ISO国际标准,对建筑材料而言,LCA还是一个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方法。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方式和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日本学者三本良一教授总结了四类创新的方法和它们各自对环境协调性贡献大小的评价,即,产品改进,重新设计,功能创新和系统创新。 系统创新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最大,花费的时间最长,不难理解,系统创新的难度也最大,而产品的改进相对简单,对环境协调性的提高也相对小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某种材料而言,生态化或环境协调化的发展并不一定要遵循这四种排列顺序。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策略,还有一些问题很难回答。 如环境协调性与使用性能之间并不总是能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笔者认为,生态建材的发展不能以过分牺牲使用性能为代价。 但生态建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不一定都要高性能,而是指满足使用要求的优异性能或最佳使用性能。 性能低的建筑材料势必影响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如采用LCA方法评价,在生产环节中为节能利废而牺牲性能并不一定能提高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建筑材料的辐射建筑材料辐射是目前对人们伤害程度最大的辐射因素,原因是这些辐射来源于异常的放射性元素。 现有的家居装饰石材,一种是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另一种则是大理石。 这两种石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镭、铀等,这些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物质,如氡等。 长期呼吸高浓度的含放射性物质的空气,会对人的呼吸系统,尤其是肺部造成辐射损伤,并引发多种疾病,如胸痛、发烧等,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体部分细胞癌变,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建筑装修中采用的陶瓷卫浴等,都有可能含有超量的放射性物质,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 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 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 新型建材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节能、节土、装饰等优良特性。 采用新型建材 不但使房屋功能大大改善,还可以使建筑物内外更具现代气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有的新型建材可以显著减轻建筑物自重,为推广轻型建筑结构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化,大大加快了建房速度。 新型建材的性能和功用各不相同,生产新型建材产品的原材料及工艺方法也各不相同。 就其发展情况而言,有的品种重在花色,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如装饰装修材料;有的品种重在功能,如保温材料;有的则通过深加工衍生出多个品种,如新型建筑板材等。 以新型建筑板材为例。 新型建筑板材有几十个品种,其中纸面石膏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板、无石棉硅钙板是目前中国生产量最大、应用最普遍的三种新型建筑板材。 这三种板材不但所采用的原料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其性能和功用也不同。 如纸面石膏板主要原料为石膏和护面纸,适用于作内墙板和吊顶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主要原料是低碱水泥和耐碱玻璃纤维,适用于作内外墙板;硅钙板主要原料是硅钙材料,除用作内外墙板外,还可用于装修以及制做和房屋结合在一起的家具等。 这三种板的同一特点是:采用它们作为原始板材,再分别配上防渗、保温、防火等功能材料,采用复合技术,可生产出各种轻质和性能优越的新型墙体材料。 此外,它们所用的原材料均为非金属材料,而且又是三种最易得到的非金属材料。 中国的新型建材工业,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品种。 随着许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镇居民安居工程的实施,中国的新型建材工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1.地面装饰材料。 常用的有:水泥砂浆地面,耐磨性能好,使用最广,但有隔声差、无弹性、热导率大等缺点。 大理石地面,纹理清晰美观,常用于高级宾馆等公共活动场所。 水磨石地面,有很好的耐磨性,光亮美观,可按设计做成各种花饰图案。 木地板,富有弹性,热导率小,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觉,拼花硬木地板还铺成席纹、人字形图案,经久耐用,多用于体育馆、排练厅、舞台、宴会厅。 新型的地面装饰材料有木纤维地板、塑料地板、陶瓷锦砖等。 陶瓷锦砖质地坚硬、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易清洗,除作为地砖外,还可作内外墙饰面。 2.内墙装饰材料传统的作法是刷石灰水或墙粉,但容易污染,不能用湿法擦洗,多用于一般建筑。 较高级的建筑多用平光调和漆,色泽丰富,不易污染,但掺入的有机溶剂挥发量大,污染大气,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机合成树脂原料广泛地用于油漆,使油漆产品面貌发生根本变化而被称为涂料,成为一类重要的内外墙装饰材料。 用纸裱糊室内墙面和顶棚有悠久的历史,但已被塑料壁纸和玻璃纤维贴墙布所替代。 石膏板有防火、隔声、隔热、轻质高强、施工方便等特点,主要用于墙面和平顶;作平顶时,可打成各种花纹的孔,以提高吸声和装饰效果。 钙塑板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能保温隔声,是多功能板材。 大理石板材、花岗石板材用于装饰高级宾馆、公寓的也日益增多。 3.外墙装饰材料常用的有水泥砂浆、剁假石、水刷石、釉面砖、陶瓷锦砖、油漆、白水泥浆等。 新的外墙装饰材料如涂料、聚合物水泥砂浆、石棉水泥板、玻璃幕墙、铝合金制品等,正在被一些工程所采用。 材料的选择:①主要用途;②外观;③物理性质(密度,硬度,强度,导电性,导热性);④化学性质(对水的作用,耐腐蚀性);⑤价格;⑥加工难度;⑦日常维护;⑧对环境的影响; 历史以各种金属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至今还留下许多痕迹,如颐和园中的铜亭,泰山顶上的铜殿,昆明的金殿,西藏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的装饰等等都是古人留下的典范。 现代金属装饰材料用于建筑物中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这是因为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光泽和颜色t作为建筑装饰材料,金属庄重华贵,经久耐用,均优于其他各类建筑装饰材料。 现代常用的金属装饰材料包括有铝及铝合金、不锈钢、铜及铜合金。 金属装饰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用于装饰的金属材料种类有铝及铝合金、不锈钢、铜及铜合金等。 金属材料分类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包括铸;铸铁、钢材,其中的钢材主要是作房屋、桥梁等的结构材料,只有钢材的不锈钢用作装饰使用,有色金属包括有铝及其合金、铜及铜合金:金、银等,它们广泛地用于建筑装饰装修中。 铝合金及其装饰制品铝是有色金属中的轻金属,密度为2.7g/m*m,银白色。 铝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都很好,化学性质也很活泼,暴露于空气中,表面易于生成一层氧化铝薄膜,保护下面金属不再受到腐蚀,所以铝在大气中耐蚀性较强,但因薄膜极薄,因而其耐蚀性有一定限度。 纯铝具有很好的塑性,可制成管、棒、板等。 但铝的强度和硬度较低。 铝的抛光表面对白光的反射率达80%以上,对紫外线、红外线也有较强的反射能力。 铝还可以进行表面着色,从而获得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铝合金是为了提高铝的实用价值,在铝中加入镁、锰、铜、锌、硅等元素而组成的。 铝合金种类很多,用于建筑装饰的铝合金是变形铝合金中的锻铝合金(简称锻铝,代号 LD)。 锻铝合金是铝镁硅合金(AI—Mg—Si合金),其中的LD31具有中等强度,冲击韧性高,热塑性极好,可以高速挤压成结构复杂、薄壁、中空的各种型材或锻造成结构复杂的锻件。 LD31的焊接性能和耐蚀性优良,加工后表面十分光洁,并且容易着色,是AI—Mg—Si系合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合金品种。 铝合金装饰制品有:铝合金门窗、铝合金百页窗帘、铝合金装饰板、铝箔、镁铝饰板、镁铝曲板、铝合金吊顶材料、铝合金栏杆、扶手、屏幕、格栅等。 铝箔是指用纯铝或裢合金加工成6.3pm至0.2mm的薄片制品。 铝箔有很好的防潮性能和绝热性能,所以铝箔以全新的多功能保温隔热材料和防潮材料广泛用于建筑业;如卷材铝箔可用作保温隔热窗帘,板材铝箔(如铝箔波形板、铝箔泡沫塑料板等)常用在室内,通过选择适当色调图案,可同时起很好装饰作用。 不锈钢建筑装饰制品不锈钢是含铬12%以上,具有耐腐蚀性能的 不锈钢铁基合金。 不锈钢可分为不锈耐酸钢和不锈钢两种,能抵抗大气腐蚀的钢称不锈刚,而在一些化学介质(如酸类)中能抵抗腐蚀的钢为耐酸钢。 通常将这两种钢统称为不锈钢。 用于装饰上的不锈钢主要是板材,不锈钢板是借助于不锈钢板的表面特征来达到装饰目的的,如表面的平滑性和光泽性等。 还可通过表面着色处理,制得褐、蓝、黄、红、绿等各种彩色不锈钢,既保持了不锈钢原有的优异的耐蚀性能,又进一步提高了它的装饰效果。 轻钢龙骨轻钢龙骨是安装各种罩面板的骨架,是木龙骨的换代产品。 轻钢龙骨配以不同材质、不同花色的罩面板,不仅改善了建筑物的热一学、声学特性,也直接造就了不同的装饰艺术和风格,是室内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轻钢龙骨从材质上分有铝合金龙骨、铝带龙骨、镀锌钢板龙骨。 和薄壁冷轧退火卷带龙骨。 从断面上分有V型龙骨、C型龙骨及L型龙骨。 从用途上分有吊顶龙骨(代号D)、隔断(墙体)龙骨(代号Q)。 吊顶龙骨有主龙骨(大龙骨)、次龙骨(中龙骨和小龙骨)。 主龙骨也叫承载龙骨,次龙骨也叫覆面龙骨。 隔断龙骨有竖龙骨、横龙骨和通贯龙骨之分。 铝合金龙骨多做成T型,T型龙骨主要用于吊顶。 各种轻钢 薄板多作成V型龙骨和C型龙骨,它们在吊顶和隔断中均可采用。 其他金属材料铜及铜合金:纯铜是紫红色的重金属,又称紫铜。 铜和锌的合 金称作黄铜。 其颜色随含锌量的增加由黄红色变为淡黄色,其机械性能比纯铜高,价格比纯铜低,也不易锈蚀,易于加工制成各种建 筑五金、建筑配件等。 铜和铜合金装饰制品有:铜板、黄铜薄壁管、黄铜板、铜管、铜棒、黄铜管等。 它们可作柱面、墙面装饰,也可制作成栏杆、扶手等 装饰配件。 金箔:是以黄金为颜料而制成的一种极薄的饰面材料,厚度仅为左右。 较多的是国家重点文物和高级建筑物的局部 用金箔装被润色。 金字招牌:是金箔的应用的一种创新,是其他材料制作的招牌无法比拟的,豪华名贵,永不褪色,能保持20年以上。 它的价格比一般铜字招牌贵一倍左右,但外表色彩与光泽,使用年限都明显好于铜字招牌。

达克罗盐雾试验问题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 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以锌粉、铝粉、铬酸和去离子水为主要成分的新型的防腐涂料。 [编辑本段]二、达克罗的历史达克罗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 在北美、北欧寒冷的冬天,道路上厚实的冰层严重阻碍机动车的行驶,人们用盐撒在地上的方法来降低凝固点的温度以缓解道路畅通问题,但是紧接而来的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侵蚀了钢铁基体,交通工具严重受损、严峻的课题出现了。 美国科学家迈克·马丁研制了以金属锌片为主同时加入铝片、铬酸、去离子水做溶剂的高分散水溶性涂料,涂料沾在金属基体上,经过全闭路循环涂覆烘烤,形成薄薄的涂层,达克罗涂层成功地抵抗氯离子的侵蚀,防腐技术进入了新的台阶,革新了传统工艺防腐寿命短的缺陷。 因此,达克罗技术被美国军方采纳,成为一项防腐军事技术(美军标MTL-C-),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NDS公司从美国MCI公司引入达克罗技术,并且买断了在亚太地区的使用权,并控股美国MCI公司。 岛国日本每年钢铁件腐蚀吨位大,因此其尤为注重防腐技术。 达克罗技术又通过日本的改良后,在日本迅速发展了100余家涂覆厂以及70余家制药单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引进达克罗技术。 中国在1994年正式从日本引进达克罗技术,最初仅用于国防工业和国产化的汽车零部件,后又发展到电力、建筑、海洋工程、家用电器、小五金及标准件、铁路、桥梁、隧道、公路护栏、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多种行业。 [编辑本段]三、达克罗的优缺点优点达克罗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技术,与传统的电镀工艺相比,达克罗是一种“绿色电镀”。 其优势有以下几点:1.超强的耐蚀性能:达克罗膜层的厚度仅为4-8μm,但其防锈效果却是传统电镀锌、热镀锌或涂料涂覆法的7-10倍以上。 采用达克罗工艺处理的标准件、管接件经耐盐雾试验1200h以上未出现红锈。 2.无氢脆性:达克罗的处理工艺决定了达克罗没有氢脆现象,所以达克罗非常适合受力件的涂覆。 3.高耐热性:达克罗可以耐高温腐蚀,耐热温度可达300℃以上。 而传统的镀锌工艺,温度达到100℃时就已经起皮报废了。 4.结合力及再涂性能好:达克罗涂层与金属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力,而且与其他附加涂层有强烈的粘着性,处理后的零件易于喷涂着色,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甚至超过了磷化膜。 5.良好的渗透性:由于静电屏蔽效应,工件的深孔、狭缝,管件的内壁等部位难以电镀上锌,因此工件的上述部位无法采用电镀的方法进行保护。 达克罗则可以进入工件的这些部位形成达克罗涂层。 6.无污染和公害:达克罗在生产加工及工件涂覆的整个过程中,不会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水废气,不用三废治理,降低了处理成本。 缺点达克罗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1.达克罗中含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铬离子,尤其是六价铬离子具有致癌作用。 2.达克罗的烧结温度较高、时间较长,能耗大。 3.达克罗的表面硬度不高、耐磨性不好,而且达克罗涂层的制品不适合与铜、镁、镍和不锈钢的零部件接触与连接,因为它们会产生接触性腐蚀,影响制品表面质量及防腐性能。 4.达克罗涂层的表面颜色单一,只有银白色和银灰色,不适合汽车发展个性化的需要。 不过,可以通过后处理或复合涂层获得不同的颜色,以提高载重汽车零部件的装饰性和匹配性。 5.达克罗涂层的导电性能不是太好,因此不宜用于导电连接的零件,如电器的接地螺栓等。 [编辑本段]四、达克罗涂液的成分达克罗涂液种类繁多,但涂液的基本组成可归纳如下: 1.金属物:由锌、铝等物质组成,主要为超细鳞片状锌、超细鳞片状铝。 2.溶剂:为惰性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等。 3.无机酸组分:如铬酸等。 4.特殊有机物:为涂液的增粘分散组份,主要成份为纤维素类白色粉末。 [编辑本段]五、达克罗的防腐机理达克罗膜层对于钢铁基体的保护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壁垒效应:由于片状锌、铝层状重叠,阻碍了水、氧等腐蚀介质到达基体的进程,能起一种隔离的屏蔽作用。 2.钝化作用:在达克罗的处理过程中,铬酸与锌、铝粉和基体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致密的钝化膜,这种钝化膜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3.阴极保护作用:锌铝铬涂层最主要的保护作用与镀锌层一样,是对基体进行阴极保护。 [编辑本段]六、达克罗的工艺流程有机溶剂除油——机械抛丸——喷涂——烘烤——二次喷涂——烘烤——干燥 [编辑本段]七、达克罗的注意事项1.达克罗遇光照会迅速老化,所以达克罗的涂覆过程应该在室内进行。 2.达克罗烘烤温度过低、过高都会使达克罗丧失防腐能力,达克罗应该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烘烤。 3.达克罗的使用周期很短,所以应该尽快用完。 4.达克罗的耐磨性能较差,所以应顶涂达克罗,然后再涂以耐磨性的其他涂料。 [编辑本段]八、达克罗技术在载重汽车工业中的应用1、载重汽车上各种高强度底盘中小支架、连接件、外露件及紧固件的防腐,如各种异型钢支架、螺栓(含骑马螺栓、车轮螺栓等)、螺母等。 国外已明确建议汽车上≥10.9级的紧固件要使用达克罗涂层防腐,因为达克罗涂覆不仅有高的耐腐蚀性,而且能够保证无氢脆。 高强度钢在酸洗和电镀等过程中有产生氢脆的危险性,虽然可以通过热处理去氢,但是很难彻底清除。 达克罗涂覆过程不需要酸洗和活化,也没有导致析氢的电化学反应发生,避免了氢脆现象的出现。 2、发动机周围等高热环境金属制件的防腐,如隔热板、排气管、散热器、发动机缸盖等零部件。 传统镀锌层表面钝化膜在70℃左右就会被破坏,抗腐蚀能力急剧下降,而达克罗涂层的固化温度为300℃左右,涂层中的铬酸盐聚合物不含结晶水,涂层在高温下不易被破坏,表现出优良的防腐性能。 用达克罗工艺处理的零部件在250℃长期使用,其外观几乎不变,抗腐蚀能力很强。 3、载重汽车上各种弹性零件的防腐,如环箍、半圆卡箍、各种弹簧、板簧等。 这些零件的强度和硬度要求较高,电镀处理会产生氢脆,如去氢不彻底,长时间承受动载荷容易发生撕裂或腐蚀疲劳,会给汽车行驶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载重汽车,其作业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对这些件的表面处理要求也相应较高,而达克罗涂层具有高的耐腐蚀性,高的耐候性,非常适合这类汽车零部件的表面处理。 4、载重汽车上各种形状复杂的管类、腔类零部件的防腐,如发动机的排气管、消声器等。 如果这类零件采用电镀处理,由于此类零件形状复杂和电镀工艺的局限性,形成的镀层不均匀,甚至可能会发生漏镀,会使制件抗腐蚀能力急剧下降,直接影响汽车零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而达克罗工艺采用浸渍等方式,不存在电镀过程中均涂能力和深度能力不好的问题,而且达克罗处理液具有优良的的渗透能力,在紧密接触的缝隙中也能形成良好的防护膜,特别适用于管类及型腔复杂的汽车零件的防腐,有些组装件在装配好以后也适宜进行达克罗处理。 此外,达克罗涂层也不受各种油类、防冻液、清洗剂等化学制品的侵蚀,耐化学性、耐候性也都很好,所以达克罗十分适合载重汽车底盘及汽车外用零部件的防腐。

标签: 环境问题 给环境带来挑战 不锈钢生产涉及能耗高且产生污染的工艺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